陆家嘴论坛: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(2024年7月期)

  • 栏目:热点动态
  • 来源:研究整理
  • 发布时间:2024-07-08
2024年陆家嘴论坛围绕资本市场改革、金融开放、科技创新、养老金融等关键议题展开分析:


一、资本市场改革:聚焦新质生产力与长期资本培育

1. 科创板改革深化  
证监会发布“科创板八条”,强化“硬科技”定位,优化发行承销、并购重组、股权激励等制度。允许未盈利但具备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上市,并通过绿色通道提升融资效率,推动科技、产业与金融的良性循环。
2. 壮大“耐心资本”
监管层提出全链条优化支持政策,吸引保险资金、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本入市。目前保险资金股权类资产占比仅11%,距离45%的监管上限仍有空间。此举旨在匹配科技创新企业长周期、高投入的特点,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。
3. 上市公司价值提升与并购重组
鼓励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、回购等方式回馈投资者,并发挥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,支持产业链整合。同时引入股份对价分期支付等工具,优化交易条件。
二、金融开放:从“管道式”向“制度型”转变
1. 规则与国际接轨
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,境外投资者连续16个月净买入中国债券,持有规模超4万亿元。监管层强调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,优化外资金融机构营商环境,包括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、自贸区政策松绑等,提升开放透明度和可预期性。

2.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 

上海将筹建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,创新人民币计价期货期权品种,并发展跨境金融与离岸金融业务。目标是通过制度型开放吸引全球资源聚集,提升人民币资产定价能力。

3. 外资机构参与
摩根大通、花旗等外资机构表示看好中国市场潜力,认为政策透明度和数据治理改进增强了投资信心。再保险等开放领域已积累经验,未来需在风险治理中发挥引领作用。
三、科技创新与数字金融:驱动高质量发展
1. 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 
工行行长刘珺指出,资本市场需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主题,支持新能源、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领域。科创板改革通过包容性制度设计,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便利。
2. 数字金融实践路径  
人保总裁赵鹏提出把握“三个点”:
   - 原点: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;
   - 重点:利用科技优化保险风控与商业模式;
   - 难点:平衡效率与公平,保障普惠性。
3.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  
   中国信保分享数字化转型经验,强调战略引领、系统谋划与实践创新,以客户需求驱动技术应用。
四、养老金融与银发经济:服务老龄化社会
1. 养老金融政策优化  
国寿集团提出需提升第二、第三支柱(企业年金、个人养老金)吸引力,推动税收优惠和产品创新。同时促进养老金融与养老产业联动,增强可持续性。
2. 保险业角色深化  
太保总裁赵永刚强调保险业需在负债端(养老保险产品)、资产端(养老金管理)和服务端(养老服务供给)协同发力,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。
3. 银行业发力方向
农行董事长谷澍提出“三个融合”:融资服务需与养老产业需求融合,城乡养老资源需统筹,政银企三方需共建服务生态。
五、风险防范与投资者保护
1. 严打财务造假与市场操纵 
证监会强调对财务造假“零容忍”,构建综合惩防体系,鼓励“吹哨人”举报,并强化中介机构责任。2023年证券违法案件查办数同比增长19%,罚没金额增140%。
2. 交易监管升级  
加强对高频量化交易、场外衍生品的监测,防范操纵市场行为。例如沪深交易所曾对宁波灵均暂停交易,维护中小投资者权益。
3. 退市机制与赔偿救济  
常态化退市持续推进,明确对退市中的违法行为“一追到底”。同时推动证券集体诉讼、先行赔付等机制,保障投资者权益。

五、总结: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三大主线

1. 改革与开放并行:通过制度型开放吸引全球资本,同时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服务实体经济。
2. 科技与资本协同:以耐心资本支撑科技创新,以数字技术提升金融服务效能。
3. 风险与机遇平衡:在严监管框架下激发市场活力,兼顾投资者保护与市场创新。